监狱离我们有多远?
邛崃监狱
翻开厚重的史册,以最早的奴隶社会到现今的文明社会。从昔日的羑里到今天的监狱。多少金戈铁马,金砖碧瓦,成王败寇皆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然消不尽、散不去人性的欲望。昔日的羑里已无人问津,取而代之的一座座高墙林立、铁网密布的现代化监狱,它们依附在生活的边缘,高墙阻隔了血浓于水的亲情,铁窗锁住了对自由的向往,这就是监狱——苍穹底下最窄的地方。
从一名优秀的学生到折翅高墙的囚子,我的人生本不该如此。刚入监不久,面对漫长的刑期,绝望、孤独、悔恨、挣扎,内心的煎熬和压力曾让我一度对改造失去了信心,然而,在监狱管教民警的耐心教导和帮助下,我重新振作起来,并深刻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将改造中所学、所思、所悟流于笔尖,也是我灰色的青春独白,希望能让徘徊在血色青春与“红线”边缘的青年深思:“监狱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从学子变囚子
曾经的我似一头雪鹰在长空翱翔,像一匹野马驰骋在无尽的草原,而今折翅高墙的我却像一只囚禁于铁笼的小鸟。回首过往,追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父母就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靠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靠着自己的刻苦学习,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我在高考时金榜题名,成为了当地的状元,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市委的奖励和表彰。在大学期间的我一面忙碌于校学联、创协等学生组织工作,一面参加各种比赛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曾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个人风采大赛等诸多赛事,并取得一些成绩,在此期间,我还卖过棉被、做过外卖、开过酒水吧,成为了圈内小有名气的创业“偏执狂”。在大二时时任创业协会副会长的我凭借平台的市场推广和营销,带着满腔热血,我们的团队从成都又开赴重庆。在此过程中我也开始酝酿自己的创业计划。2014年,在国家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推动下,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回乡创业,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某教育培训公司。因为自己此前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及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并在多家电视频道播出,在香港凤凰卫视拍摄的专题片中我更是作为学生代表全程参演,讲述家乡变化,这些荧屏亮相更让我收获了荣耀、为我塑造了正面形象,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好口碑,并得到了市委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有了市场号召力再加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营销推广手段和人脉资源,我尝到了甜头,第一月开班,报名人数爆满,仅第一个月就净盈利20多万,这让我无比兴奋。但过早的成功让我开始有些飘飘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开始出入于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身边也渐渐多了些溜须拍马的酒肉朋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地腐蚀着我的价值观,遗忘了初衷,并叫嚣着青春就该放纵,时常在把酒言欢后大谈哥们义气,醉意未尽的我还幻想着未来将会无限美好,前途将会一片光明,殊不知自己的人生已渐入歧途,终因所谓的哥们义气、年少冲动和对法律的无知让我做出了悔恨终生的举动,我伤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我不敢想象是我亲手破碎了自己编织的梦想。人生正当年,本该为理想而奔跑的季节里我却将自己禁锢在这牢笼之中,作茧自缚、南柯一梦。
终当铮亮的手铐铐住我罪恶的双手时,当无情的电网阻隔了我的思念时,我才如梦初醒。而梦醒之后,曾经的荣誉、掌声都已逝去,曾经追崇的哥们义气早已不复存在,等待我的只是十年漫长的刑期。
法不容情,当沉重的法锤敲下我罪恶的成本时,也宣告了我奶奶生命的终结,从小将我一手带大的奶奶因为无法承受这沉痛的打击而在我被宣判的第二天遗憾地、悲痛地离开了。父母也因为曾经备受称赞、引以为荣的儿子锒铛入狱而悲痛欲绝,不敢面对邻里。然而每次他们都要翻山越岭,行程千里,顶着风雪、冒着雨水只为看儿子一眼。漫长而艰难的路途,近十六年的寒窗苦读,支离破碎的家庭,一生的大好前程。每每想到这些,我都非常的痛苦和悔恨,痛恨自己给家人、社会造成的伤害,痛恨自己何不早些学法、守法,珍惜当下,痛恨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今仰天长叹“人生本不该如此”!
法德兼治,香樟树下塑新生
“如血的夕阳啊!为何不早些给我启迪?长鸣的警钟啊!为何不早点在耳边响起?”而今悔矣!2016年我迈着沉重的步法行尸走肉般地被投送到监狱服刑改造。刚入监的我无法适应陌生而枯燥的改造生活,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每天收工回到监舍后我总会站在窗台,透过铁窗遥望家乡方向的星空,因为我始终记得奶奶曾经告诉过我:“天堂就在那浩瀚的星际中,是我们累了以后去休息的地方。”我相信那片星空下,奶奶在注视着我,在思念的煎熬中我无法自拔。低迷的情绪也严重影响了我的改造生活,监区管教发现我的状况及时为我疏导,对我进行了多次谈心教育。监区教导员在每周的的传统文化课上为我们服刑人员进行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用国学文化洗净污浊的内心。在监区的法制教育课上监区警官让我分享自己的犯罪历程,这次泪水和掌声并存的讲述让我感触颇深,在警官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又重新拾回了丢失的希望,改造也步入正轨。我也开始深刻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结合在监区法制教育课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身边真实案例,以及监狱开展的各种法制宣传,我又步入了人生新的课堂“法律与人生”的研修课。在监狱的普法教育和学法浪潮中,我也不断地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明白了自己犯罪的根源就是对法律的漠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于是,我把高墙内阵阵法音带给我心灵的触动和感悟写在日记、铭在心间。感悟:
一、法律是神圣的、是不容践踏的。法不容情,危害人民,自酿苦果必将接受法律的制裁,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凌驾于威严的法律之上,高墙内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便是最好的印证。
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国无法不立,也许在自由的世界里享受生活之美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可法律无处不在,它正悄悄缔造着生活的美丽。身陷囹圄才能真正感知自由的可贵,所以,感知法的存在,尊崇法的精神,才能享受自由和美好的人生。
三、多少迷途的灵魂,皆因法律意识的淡薄,对法律的漠视和心存侥幸而酿就了人生的悲剧。无论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还是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亦是坐拥亿万资产的企业高管,如果丧失了原则,逾越了道德好法律的“红线”,终将玩火自焚、妻离子散、囚笼亦成归宿。高墙内多少震颤着的灵魂在拷问,在呼喊:“监狱离我们有多远?”
四、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监区民警为我们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我更深刻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意义。健全、公正的法律体系对于一个社会、国家的繁荣稳定是多么重要。只有肃清法治生态、矫正社会风气,国家才能有凝聚力,民族才能有生命力。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而唯有法正,方可梦圆……
改造生活中,还有太多的感悟都是我在监狱“法德兼治”的矫正文化体系中,在“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感化下,在监狱民警的耐心帮助、教导下收获的雨露春风。此刻,我觉得这法音萦绕、国学飘香的墙院更像是一所哺育新生的学校,香樟树下守望的监狱民警忍受着寂寞,甘受清贫,谆谆教诲,洗涤了我们蒙尘的心灵,铺就了新生的道路,感谢一路由您!我的警官——我新生的导师!
“监狱”永远都在身后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经受了27年的牢狱生涯后也曾坦言:“当我走出囚室,通过步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在监狱改造至今,我的心已不再狂热,当内心平静下来慢慢咀嚼过往岁月,我对青春、对生活、对理想和人生有了深深的思悟。我沉寂的灵魂就在这些反思和感悟中慢慢觉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监狱”,因为贪欲作祟,我们把自己囚禁在了心灵的牢笼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犯错,只不过很多的错误都在能被原谅的范畴内,还能得到道德和法律的宽恕。如果什么放纵自己的欲望,心存侥幸,漠视法律,超越了法律的“红线”,那么威严的刑法终将会敲响你人生的丧钟。我是一个迷失过的囚子,也深深明白了漠视法律、任性放纵终是作茧自缚、悔不当初。如果过去还不能照亮未来的路,人生将会在黑暗中徘徊。自由的人们,情感和法律的存在,珍惜美好的生活。别在徘徊、别在邪恶,因为“监狱”永远都在身后。
昨日的放纵,变成今时的自己。荣光褪去,铅华洗净,我把“监狱离我们有多远?”这对灵魂的拷问镌刻在了我的生命里,来警醒、来启迪同我一样迷失的青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法德双修,奔向新生的改造道路上我正砥砺前行……
监狱离我们有多远?
邛崃监狱
翻开厚重的史册,以最早的奴隶社会到现今的文明社会。从昔日的羑里到今天的监狱。多少金戈铁马,金砖碧瓦,成王败寇皆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然消不尽、散不去人性的欲望。昔日的羑里已无人问津,取而代之的一座座高墙林立、铁网密布的现代化监狱,它们依附在生活的边缘,高墙阻隔了血浓于水的亲情,铁窗锁住了对自由的向往,这就是监狱——苍穹底下最窄的地方。
从一名优秀的学生到折翅高墙的囚子,我的人生本不该如此。刚入监不久,面对漫长的刑期,绝望、孤独、悔恨、挣扎,内心的煎熬和压力曾让我一度对改造失去了信心,然而,在监狱管教民警的耐心教导和帮助下,我重新振作起来,并深刻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将改造中所学、所思、所悟流于笔尖,也是我灰色的青春独白,希望能让徘徊在血色青春与“红线”边缘的青年深思:“监狱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从学子变囚子
曾经的我似一头雪鹰在长空翱翔,像一匹野马驰骋在无尽的草原,而今折翅高墙的我却像一只囚禁于铁笼的小鸟。回首过往,追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父母就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靠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靠着自己的刻苦学习,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我在高考时金榜题名,成为了当地的状元,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市委的奖励和表彰。在大学期间的我一面忙碌于校学联、创协等学生组织工作,一面参加各种比赛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曾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个人风采大赛等诸多赛事,并取得一些成绩,在此期间,我还卖过棉被、做过外卖、开过酒水吧,成为了圈内小有名气的创业“偏执狂”。在大二时时任创业协会副会长的我凭借平台的市场推广和营销,带着满腔热血,我们的团队从成都又开赴重庆。在此过程中我也开始酝酿自己的创业计划。2014年,在国家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推动下,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回乡创业,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某教育培训公司。因为自己此前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及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并在多家电视频道播出,在香港凤凰卫视拍摄的专题片中我更是作为学生代表全程参演,讲述家乡变化,这些荧屏亮相更让我收获了荣耀、为我塑造了正面形象,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好口碑,并得到了市委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有了市场号召力再加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营销推广手段和人脉资源,我尝到了甜头,第一月开班,报名人数爆满,仅第一个月就净盈利20多万,这让我无比兴奋。但过早的成功让我开始有些飘飘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开始出入于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身边也渐渐多了些溜须拍马的酒肉朋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地腐蚀着我的价值观,遗忘了初衷,并叫嚣着青春就该放纵,时常在把酒言欢后大谈哥们义气,醉意未尽的我还幻想着未来将会无限美好,前途将会一片光明,殊不知自己的人生已渐入歧途,终因所谓的哥们义气、年少冲动和对法律的无知让我做出了悔恨终生的举动,我伤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我不敢想象是我亲手破碎了自己编织的梦想。人生正当年,本该为理想而奔跑的季节里我却将自己禁锢在这牢笼之中,作茧自缚、南柯一梦。
终当铮亮的手铐铐住我罪恶的双手时,当无情的电网阻隔了我的思念时,我才如梦初醒。而梦醒之后,曾经的荣誉、掌声都已逝去,曾经追崇的哥们义气早已不复存在,等待我的只是十年漫长的刑期。
法不容情,当沉重的法锤敲下我罪恶的成本时,也宣告了我奶奶生命的终结,从小将我一手带大的奶奶因为无法承受这沉痛的打击而在我被宣判的第二天遗憾地、悲痛地离开了。父母也因为曾经备受称赞、引以为荣的儿子锒铛入狱而悲痛欲绝,不敢面对邻里。然而每次他们都要翻山越岭,行程千里,顶着风雪、冒着雨水只为看儿子一眼。漫长而艰难的路途,近十六年的寒窗苦读,支离破碎的家庭,一生的大好前程。每每想到这些,我都非常的痛苦和悔恨,痛恨自己给家人、社会造成的伤害,痛恨自己何不早些学法、守法,珍惜当下,痛恨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今仰天长叹“人生本不该如此”!
法德兼治,香樟树下塑新生
“如血的夕阳啊!为何不早些给我启迪?长鸣的警钟啊!为何不早点在耳边响起?”而今悔矣!2016年我迈着沉重的步法行尸走肉般地被投送到监狱服刑改造。刚入监的我无法适应陌生而枯燥的改造生活,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每天收工回到监舍后我总会站在窗台,透过铁窗遥望家乡方向的星空,因为我始终记得奶奶曾经告诉过我:“天堂就在那浩瀚的星际中,是我们累了以后去休息的地方。”我相信那片星空下,奶奶在注视着我,在思念的煎熬中我无法自拔。低迷的情绪也严重影响了我的改造生活,监区管教发现我的状况及时为我疏导,对我进行了多次谈心教育。监区教导员在每周的的传统文化课上为我们服刑人员进行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用国学文化洗净污浊的内心。在监区的法制教育课上监区警官让我分享自己的犯罪历程,这次泪水和掌声并存的讲述让我感触颇深,在警官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又重新拾回了丢失的希望,改造也步入正轨。我也开始深刻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结合在监区法制教育课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身边真实案例,以及监狱开展的各种法制宣传,我又步入了人生新的课堂“法律与人生”的研修课。在监狱的普法教育和学法浪潮中,我也不断地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明白了自己犯罪的根源就是对法律的漠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于是,我把高墙内阵阵法音带给我心灵的触动和感悟写在日记、铭在心间。感悟:
一、法律是神圣的、是不容践踏的。法不容情,危害人民,自酿苦果必将接受法律的制裁,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凌驾于威严的法律之上,高墙内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便是最好的印证。
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国无法不立,也许在自由的世界里享受生活之美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可法律无处不在,它正悄悄缔造着生活的美丽。身陷囹圄才能真正感知自由的可贵,所以,感知法的存在,尊崇法的精神,才能享受自由和美好的人生。
三、多少迷途的灵魂,皆因法律意识的淡薄,对法律的漠视和心存侥幸而酿就了人生的悲剧。无论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还是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亦是坐拥亿万资产的企业高管,如果丧失了原则,逾越了道德好法律的“红线”,终将玩火自焚、妻离子散、囚笼亦成归宿。高墙内多少震颤着的灵魂在拷问,在呼喊:“监狱离我们有多远?”
四、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监区民警为我们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我更深刻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意义。健全、公正的法律体系对于一个社会、国家的繁荣稳定是多么重要。只有肃清法治生态、矫正社会风气,国家才能有凝聚力,民族才能有生命力。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而唯有法正,方可梦圆……
改造生活中,还有太多的感悟都是我在监狱“法德兼治”的矫正文化体系中,在“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感化下,在监狱民警的耐心帮助、教导下收获的雨露春风。此刻,我觉得这法音萦绕、国学飘香的墙院更像是一所哺育新生的学校,香樟树下守望的监狱民警忍受着寂寞,甘受清贫,谆谆教诲,洗涤了我们蒙尘的心灵,铺就了新生的道路,感谢一路由您!我的警官——我新生的导师!
“监狱”永远都在身后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经受了27年的牢狱生涯后也曾坦言:“当我走出囚室,通过步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在监狱改造至今,我的心已不再狂热,当内心平静下来慢慢咀嚼过往岁月,我对青春、对生活、对理想和人生有了深深的思悟。我沉寂的灵魂就在这些反思和感悟中慢慢觉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监狱”,因为贪欲作祟,我们把自己囚禁在了心灵的牢笼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犯错,只不过很多的错误都在能被原谅的范畴内,还能得到道德和法律的宽恕。如果什么放纵自己的欲望,心存侥幸,漠视法律,超越了法律的“红线”,那么威严的刑法终将会敲响你人生的丧钟。我是一个迷失过的囚子,也深深明白了漠视法律、任性放纵终是作茧自缚、悔不当初。如果过去还不能照亮未来的路,人生将会在黑暗中徘徊。自由的人们,情感和法律的存在,珍惜美好的生活。别在徘徊、别在邪恶,因为“监狱”永远都在身后。
昨日的放纵,变成今时的自己。荣光褪去,铅华洗净,我把“监狱离我们有多远?”这对灵魂的拷问镌刻在了我的生命里,来警醒、来启迪同我一样迷失的青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法德双修,奔向新生的改造道路上我正砥砺前行……